
据易欧报道,金融稳定理事会 (FSB) 发出的新警告再次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即全球对加密货币监管的分散方式可能很快会适得其反。
这个由二十国集团支持的监管机构在周四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尽管数字资产行业的市值在过去一年中几乎翻了一番,但大多数国家仍未能建立能够应对数字资产行业全球性质的统一框架。
金融稳定委员会(FSB)成立于2008年金融危机后,旨在监测系统性威胁。该委员会承认,尽管自2023年发布指导意见以来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加密货币监管仍然是由不完整法律和执法不协调造成的“拼凑物”。FSB秘书长约翰·辛德勒(John Schindler)告诉记者,加密资产“不尊重国界”,并警告称,如果不加以控制,数字代币跨越司法管辖区的便捷流动可能会破坏金融稳定。
稳定币受到严格审查
报告主要关注点之一是稳定币。过去一年,稳定币的流通量飙升近75%,达到约2900亿美元。金融稳定理事会指出,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包括美国,在《GENIUS法案》通过后)对与美元挂钩的代币实施了明确的规则。其他国家则远远落后,这引发了人们的担忧:随着采用范围的扩大,监管盲点可能会被利用。
该监管机构审查了包括欧盟、英国、香港和美国在内的29个主要司法管辖区,得出的结论是,协调仍然过于有限,无法管理潜在的溢出效应。辛德勒表示,问题不仅仅在于起草法律,还在于确保各国政府合作,并警告说:“如果没有共同执法,国家框架就变得毫无意义。”
市场动荡后风险加剧
就在一周前,加密货币市场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崩盘,市值在数小时内蒸发了近200亿美元。尽管金融稳定委员会仍然认为全球稳定面临的风险“已得到控制”,但它承认,如果监管未能跟上步伐,不断增加的机构敞口和政治支持——尤其是在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亲加密货币政策下——可能会加剧危机蔓延。
为了防止未来发生危机,金融稳定理事会发布了八项新建议,敦促各国政府协调标准、加强跨境监控、弥补离岸实体逃避审查的执法漏洞。
更大的图景
自2022年FTX和TerraUSD/Luna两大交易所轰动一时的崩盘以来,全球监管机构被迫重新思考其立场。然而,尽管多次发出警告,各国监管力度的推进速度却截然不同。正如一位欧洲监管机构今年早些时候所说:“即使是小型市场,在涉及数字资产时,也可能引发全球性后果。”
金融稳定理事会警告称,除非协调得到改善,否则下一次危机可能不会局限于加密货币领域,而是可能波及更广泛的金融体系。